English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1998-10-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郭扶庚 我有话说

具有90多年悠久历史并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华中师范大学坐落在这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之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浸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师人,他们为民族解放和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又确立起新的奋斗目标:面向21世纪,把华师办成培养高素质师资,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区域优势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转换办学体,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该校走出的一条新路子。学校已经在推进省市“共建”,发展与地方的联合办学、发展与兄弟院校的横向联合办学,校内各院系与企业单位协作办学四个层次上形成了多种形式并举的局面。国家教育部先后与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签署了共建华中师范大学的协议,使该校成为第一所国家部委与省市共建的师范大学。后来又与仙桃市、天门市签署共建“仙桃学院”、“天门学院”的协议,开创了“一校一市”发展的新模式。随后又相继成立了“湖北华奥实验学校”、“湖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学院”“洋浦师资培训中心”等等。通过共建,以江汉平原基础教育现代化为主题,教育科研为先导,人才培养为依托,科技产业为支柱,高等师范教育为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服务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从而打破了学校办学和管理上的条块分割。

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根据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保重、改老、扶新、解困”的原则,以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为重点,大力改造传统的师范专业,增设新的应用专业,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同步发展。经过艰苦建设,学校已有校级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本科专业32个,其中有6个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师范专业建设基金,历史学和物理学是国家基础学科研究的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理、工、教育、历史、法学、经济七大学科门类,博士生培养专业涉及7个一级学科和5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覆盖10个学科门类,基本上形成了以师范类基础学科专业为主体,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整体发展的综合优势。

高扬“师范旗帜”,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是该校的立校之本,而“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又是新时期的校训。江泽民同志在该校90周年校庆时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根据江总书记指示精神,校领导反复强调,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要更好地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教学为中心,本科是主体,”使本科教育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和明显的区域优势,能在全国高师本科教育中起着示范和超前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包括师德教育在内的人文素质,落实包括“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在内的各种师范规格培训,重视学生从教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适应性强的未来示范中学的优秀师资,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又提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先后设置了教育学、教育管理、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美术教育、教育技术等一大批师范本科专业,使师范本科专业达21个。

建国以来,华中师范大学共培养毕业生80000人,其中90%以上走上教书育人岗位,大多已成为中等学校的骨干。仅湖北省的中学特级教师中,就有近60%是华师毕业的,特别是近几年师范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招生占70%以上。由于学生素质高,“登门求贤”的用人单位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还出现“华师学子俏京城”的美谈,每年均有几十名优秀师范生奔赴京城教育战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